众所周知,粟裕将军成名的时间比较晚,相对于那些从红军时期就开始崛起的将领而言,他无疑是个晚辈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粟裕将军的指挥天赋让人敬佩,尤其是指挥大规模作战的时候,他总是能带来意外的惊喜,创造一次次的辉煌战绩。
1946年,内战一触即发,蒋介石集合30万大军向我党的根据地进发。毛主席本打算实行外线出击,扩大南线作战规模,但身为华中野战军司令的粟裕却有不同的意见,他认为华野主力不能西移,否则无法达到预定的作战效果。
毛主席听取了这一建议,最终粟裕没有辜负主席的期望,打出了著名的“苏中七战七捷”。之后,他更是率领华野再接再厉,多次取得了胜利。在这期间,山东野战军由于顾虑太多,没能获得好的战绩,于是军委决定将两支野战军合并指挥,于是就有了华东野战军,由陈毅担任司令员兼政委,粟裕担任副司令。
然而,当时不少将领都对粟裕不服,出现了不听从指挥的情况,导致部队士气低迷,连毛主席都不知该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。直到陈毅出面,跟主席借了一样东西,才得以解决,那陈老总借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呢?
两支野战军合并之后,刚开始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,反而频繁发生分歧,导致两淮失守。这件事情,陈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,于是毛主席下令将部队的指挥权交给粟裕。明明司令员还在的情况之下,指挥权却到了副司令的手上,这在部队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,为此山东野战军的将领都极为不满。
最主要的一点,是他们对粟裕不了解,虽然知道他是华中野战军的司令员,但之前部队之间都是单独作战,相互之间的战绩都不是很清楚。陈毅作为老革命家,资历深,自然更受人敬重。粟裕比陈毅小6岁,直到抗战末期才崛起,解放初期才被委以重任,名气还不是很大,这才导致了诸将不服,也是情有可原。
很多新改编或者合编的部队,都需要一定的磨合期,但当时正是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,党中央希望部队可以尽快进入状态,却不想华野在战场上频频失利,原因竟然是将帅不和。
毛主席知道了这一情况之后,便下令让总政部去调节矛盾,但这是部队的内部问题,很难入手。虽然军委找了不少的将领谈话,但还是没有什么效果,山东野战军的将领依然表示不服。这个时候,陈毅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,主动出面来解决,于是便对主席说:“只需借您一物,立刻解决”。
这一物,便是当初苏中七战七捷的嘉奖电报。陈毅收到之后,将这份电报进行了全军传阅,华野众将这才知道,当初那场精彩的战役出自粟裕之手,对他逐渐转变了看法,开始在工作上积极配合。
粟裕也意识到了大家的转变,及时抓住时机策划了莱芜战役,带着华野的战士们打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,直接将国民党一个师全部歼灭,其展现出来的指挥能力,得到了将士们的一致认可。之后国民党进行了反扑,重点进攻华野部队,但都被粟裕一一化解,连张灵甫都在孟良崮战役中被我军击毙,让国军逐渐开始走下坡路。
而此时,粟裕又趁着气势高涨之际转守为攻,和国军展开了大决战。在淮海战役中,他再次创造了奇迹,将敌军的六个兵团逐一歼灭。1949年,渡江战役爆发,解放军三大野战军一起发力,彻底跨过了长江防线,打得国民党军四处逃窜,最终蒋介石带着残余部队退守台湾,此后再也没有回到大陆。
解放战争之后,粟裕成为了军中赫赫有名的将领,许多人都对其佩服之极。建国后,他先后担任副总参谋长和总参谋长,还被授予了大将军衔,是解放军部队中极具威望的高级将领。可惜的是,他在后来受到了错误批判,蒙受了半生冤屈,让他的晚年过得并不如意。#优质图文扶持计划#
在线配资服务,股票杠杆炒股平台,线上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