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历了十几天的回合较量,加上美国海空军一场颇具表演色彩的纵深打击后,伊朗和以色列算是实现了基本停火。以色列果不其然屡次违背协议,持续刷新自身在国际上的独特政治信誉,不过对于美国和特朗普政府来说,好歹能给内外部一个交差,接下来大可以进入庆祝和总结阶段了。
美国媒体大肆渲染,称中国才是真正受益于这波伊朗和以色列的冲突。
特朗普非常懂得“理解历史,定义胜利”的精髓,这一次又抢先站出来为自己造势。他强调,正是在他的带领下,美国取得了又一次辉煌的成果,通过与以色列紧密协作限制了伊朗的核能力,还依靠外交手段带来了中东的稳定,美国依旧是这个地区的主导力量,地位无可撼动。
特朗普这套让美国成最大赢家的说法,外界信不信还是一回事,连美国人自己都觉得没什么说服力。不少美国本土的媒体和专家都指出,美国这次在冲突中采取的战略看起来并不明智,只是在眼前的小胜里沾沾自喜,却可能失去了长远利益,等于把重要的大事忽视了。
举个例子,华盛顿的外交与地缘战略专家特雷弗·菲尔塞斯就曾在《国家利益》这本美国知名战略杂志发表文章。他特别提到,美国似乎在面对伊朗时占了上风,一时间在各方舆论里风光无限。可实际上,美国把自身的薄弱环节彻底展示在了中国面前,为今后亚太地区的较量积攒下难题,完全被中国巧妙布局困住,真正从这轮中东局势中获利的,其实是中国。
这位美国专家提到,中国在这场冲突中表现得挺微妙,既没和西方阵营一样公开反对伊朗的核计划,也没有像俄罗斯或者其他国家那般,强烈谴责以色列和美国的军事行动,对以色列施加压力。中国选择以一种较为冷静的中立姿态应对。其实,这种冷漠的中立,等于默许了冲突继续升级,而这一来,从长远看,真正受益的会是中国。
其实,无论翻翻历史,还是看看这场冲突,不难发现,以色列和伊朗一旦动手,美军必然跟着陷进来。而美军一出手,免不了得消耗掉大批军事资源。以美国现有的军工产能来看,美军目前的这些装备和弹药,基本属于一次性用完就很难快速补上的状态,今天消耗了,未来几年都很难再补回来。
美军在中东的资源消耗过大,等于变相削弱了他们面对解放军时的反击能力。手头装备和弹药本来就不宽裕,真要碰上东亚局势升级,反倒可能有点力不从心。
美国很清楚,以色列的防空和反导系统面对伊朗打击,其实最多也就能支撑大概一周,后面还是得靠美军来补充弹药库存。现在美军在以色列拦截伊朗的“流星”和“泥石”这种高端弹道导弹,得动用“萨德”这种顶级拦截武器,将来要是在亚太对付解放军的“东风”,同样还得仰仗“萨德”系统。
伊朗要是每天往以色列的重要目标发射20枚有威胁的中程导弹,想要把这些导弹都拦下来,拦截弹的需求量大概要30枚。美国的“萨德”系统,包括出口在内年产量也就50枚左右。
美军到去年底,萨德库存差不多还有500发,这一轮交手继续消耗下去,一下就得用掉三分之一以上。要想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把库存补回来,根本办不到。像美国海军的标准-3、标准-6,也包括之前在欧洲、中东已经大幅消耗的爱国者-3,情况都差不多。这些武器在中东被用得越多,美军以后在亚太就越缺弹,直接影响到美军在亚太地区的作战能力。
其实,美军被中东牵制,遇到的麻烦可不仅仅是弹药消耗那么简单,预算压力、兵员和资源的消耗同样成了头疼的问题。前几年,美国造船业的修造能力本来就有限,账面上舰艇数量看着不少,可真正能正常出海服役的舰船其实没多少。
航母现在只能通过排班式的周期部署来硬撑着,本次扎在中东,本来要派去亚太的多艘航母全都被拖在中东加班服役,这一折腾容易让维护和使用周期整体打乱。等到将来想要让它们在亚太投入作战时,却因为还在维修或者没有完成训练,没法按时出动。
美国在中东拖得时间越长,给以色列的援助越多,今后能调配到亚太地区的力量自然就更有限,等于主动把第一岛链的优势拱手送给解放军。美国人分析,中国其实是有意以“中立”姿态拖延伊朗和以色列的冲突,借机把大量美军牢牢困在中东,白白地消耗兵力和资源,这样一来,未来解放军在台海有军事行动时,就能获取更多有利的条件。
美军目前面临的困局确实存在,这一问题其实早已显现,并非最近才曝出来,更谈不上专门被中国用来达到某种目的。
这名专家提到美国在中东暴露短板,被中国加以利用,可能让其将来在亚太吃大亏,这种说法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。其实,这个结论算是没用对理由,但却说中了结果。美国把自身深陷在中东高科技装备的消耗战里,的确是很不明智的举动,这样下去亚太战场确实容易输掉。这不是中国在背后推动的,中国也没想通过这种方式玩什么“借刀杀人”的套路。
中国早就看清,美国军力其实早已捉襟见肘,美军的军事资源就像一个破锅盖,想同时盖住三口大锅,根本忙不过来。三年半前爆发、至今还没有收场的俄乌冲突,已经让这个问题彻底曝光。当北约不得不掏空弹药库、透支自身产能后,还需要向印度和韩国采购,才能满足基本的炮弹需求,明白人一下就能看出来,美国和北约的“纸老虎”本色已经显现。
如今美军在中东的布局,其实是出于特朗普政府自身的投机决策,并不是中国在那里推动了什么局面。归根结底,还在于美国目前的生产能力早已跟不上,维持全球帝国的表象变得力不从心,偏偏美国依然执着于维持超级大国的姿态,一直不肯放下世界霸主的想法。
在线配资服务,股票杠杆炒股平台,线上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